美产鞋款,在很多人眼中意味着复古的设计和更高的质量,但在部分潮流玩家心中,远不止是依靠肉眼看见和上脚穿着就可感受到的这般简单。尤其是在众多美国品牌工厂纷纷撤出本土的今天,鞋上印着的「MADE IN USA」更像是种信仰,使看到的人甘愿为其付出比来自其他产地鞋款更高昂的价格。
那美产究竟意味着什么?为找到这一答案,此番我们跟随这本 Anaheim Factory Bible 回到了 1966 年 Vans 位于安纳海姆的第一家工厂,沉浸式感受了一把原汁原味的美产文化精神。
恢复出厂设置
水泥灰的墙面、金属质感的工具箱、衬手的硬皮工作笔记本,上世纪工厂的标配元素被原封不动还原为一本极具分量感的 Bible。打开工具箱,嵌入式书籍的设计给人更正式的出厂体验。此外书后亦附带了安纳海姆工厂经典贴纸与徽章,作为 Vans 最知名的设计图案,六款不同的彩色棋盘格也收入在内。
书中设置了四章不同内容,涵盖历史照片墙、安纳海姆系列细节设计、鞋款发展进程以及特殊联名合作。这里有个值得注意的小细节,为尽可能还原工厂诞生伊始的状态,书籍章节名称皆取自安纳海姆的灵魂所在,如「MAKING ROOM」鞋履组装部门、「WAREHOUSE」工厂仓库,以及当年 Vans 开创性实行工厂与零售结合模式的「RETAIL STORE」零售店。
说到零售,想必大家都听过安纳海姆工厂店是由一对完全不了解零售的兄弟 Paul Van Doren 和 James Van Doren 创立的故事。在每款鞋只有样品可展出的情况下,兄弟俩贸然将货架上的其余空位用空鞋盒填满,等顾客到店选好鞋款后,方才开始制作。当天订购,当天生产,次日取货,这个听起来很冒险的销售策略却成了他们赢得顾客欢心的第一步,也常为媒体津津乐道。
趁着这一话题热度,Vans 在安纳海姆工厂店创立的同年迅速扩张,将独立零售店铺开到了科斯塔梅萨。店铺开业当天,一位女士到店选购,反反复复地将鞋拿起又放下,被某个配色戳中的同时又希望颜色能再深一点,或再暗一些,听起来很耳熟?Paul Van Doren 也感受到这一常见的消费者心理纠结,便提出让她自己去面料店挑选想要的颜色面料,再带来由 Vans 帮她做出一双鞋。
很快,Vans 的鞋款定制打入了顾客群体内部,有人想要刺绣图案,有人两只大小不同鞋码,到了后期 Vans 开始赞助本地滑手,同样为他们提供可单独购买某一只磨损鞋的服务
。
不懂零售,却在 1966 年到七十年代末的短短十余年间就将店铺开遍了整个加州,安纳海姆工厂作为一个小型家族企业,着实有它的不同之处。比如它的体量足够小,小到可以满足顾客的任何定制要求,换做其他任何大批量生产品牌,恐怕顾客反馈并不会有这么好。
不过小品牌也会有其他「烦恼」,比如从安纳海姆工厂店开始,几乎每周开设一家店的扩张模式,使得每家店铺的粉刷装修工作全落在了家庭成员的身上。平时爸爸 Paul 外出找新店址,妈妈当店铺经理,女孩们做店员,男孩们上街发传单,自产自销自营自宣形成一个完整零售闭环。
碗池上方的凌空停留
从安纳海姆工厂开始,Vans 零售和体验需结合在一起的理念一直影响了此后的很多品牌,Anaheim Factory Bible 中提到的上海本土滑板店和街头品牌 FLY Streetwear 便是其一。作为中国最早的专业滑板店,FLY 一直在为国内滑板社群提供着一个开放、自由的多功能空间,它对本土滑板社群的持续支持、赞助和对滑板文化的稳定输出,也正是Vans 长久以来一直在做的事情。「Support Your Local」的滑板文化精神听起来很简单,可真正要去做,并不是件易事。
众所周知加州是滑板文化的发源地,虽然当前滑板文化已有不少拥趸,但早期的滑板少年几乎是「人见人赶」的存在,与此同时的安纳海姆工厂,也陷入了品牌发展的瓶颈期。一边是急需赞助却不受待见的 Z-Boys 西风少年,一边是对未来迷茫的鞋子生产商,二者在这时相遇似乎颇有命运安排的意思。
七十年代的慢跑热潮引发众多鞋类品牌纷纷转向轻量化跑鞋生产,安纳海姆却凭借华夫鞋底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由交叉线条组成的形似华夫饼的大底,加之比普通鞋子更厚的橡胶材料,经典华夫鞋底以出色的抓板性能和耐磨效果迅速获得本土滑手青睐。
像上文提及的 Z-Boys,这支来自 Santa Monica 狗镇的 Zephyr 滑板队便是 Vans 的忠实拥趸。OG 成员 Tony Alva 更是凭「OFF THE WALL」碗池凌空停留的招牌动作改写了滑板以及 Vans 的未来走向。而「OFF THE WALL」也成为了表达 Vans 自由不羁态度的经典 Slogan。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是 2016 年 Frank Ocean 受邀出席白宫晚会时,以一身西装搭配 Vans Slip-On 黑白棋盘格的造型颠覆大众认知。Vans 和正式晚宴的组合,乍看之下不免觉得奇怪,可仔细一想好像又没什么不对,毕竟「让每个人都可以自在穿着 Vans 去做自己的事情」一直就是 Vans 制鞋的初衷。
流行世代的非常规态度
不为滑板而生,却成为了最受滑手欢迎的品牌;人人皆可自由穿着,没有场合的限制。Vans 从安纳海姆工厂店延续至今的非常规态度,已然成为「MADE IN USA」美产精神的象征。这不只是给当地的滑板社群送几双新鞋,为名人 Seeding 几款全新产品就能形成的文化效应,而是基于原汁原味的美产 Authenticity。
许多人会对今天的 Vans 鞋的质量有各种各样的评价,回到 2009 年,当 Vans 古董单品最大收藏家 Henry Davies 刚开始经营 The Other Side of the Pillow 店铺时,他也对此感到失望,美产古董鞋则给了他全然不同的看法。
2017 年,也就是品牌成立的第 51 周年,Vans 推出了致敬美产历史的安纳海姆工厂系列。为了让 Vans 爱好者们能深入了解经典鞋款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真实的美产精神,这本 Anaheim Factory Bible 便将安纳海姆系列全数鞋款发展进程整合在了一起。
从现在我们熟知的招牌 Authentic,也就是当年的 Style 44;首次在鞋身加入皮革,并带来了标志性爵士条纹 Jazz Stripe 的 Style 36,即今天的 Old Skool;曾与伦敦设计师 Ashley Williams 推出虎纹联名的复古玛丽珍女鞋 Style 93;再到采用别具一格反华夫大底设计的 Style 29……不论是热门经典,亦或是复古小众,安纳海姆系列不止是在复刻流行,而是从时代记录者的视角,再现 Vans 的美产初心。
再说回 Vans 本身,品牌联名操作其实已经不是什么罕见事了,在刚过去的 2021 年,Vans 推出了 153 个联名系列,平均每个月大约 12 次的联名数量,也让大众从各种不同的面向了解到 Vans 的文化底蕴。可为什么各大品牌、IP、ICON 人物都热衷于和 Vans 联名?
Bible 中邀请到街头品牌 Liberaiders 主理人梅咏从鞋款设计角度分享了他的看法。如果你关注了 Vans 过往的联名系列,那么一定会发现 Vans 的鞋型基本是固定的,像华夫鞋底、鞋后尾标设计都有一定的修改限制,在梅咏看来这个联名很具有挑战性,因为你只能用自己品牌的色彩和图案在鞋子这张画布上进行创作。
而在众多联名之中最受品牌全球鞋类设计、色彩和趋势总监 Rian Eugene Pozzebon 青睐的却是极为特别的 Hoffman California Fabrics 联名系列。这个加州的著名布料厂商和 Vans 的第一次合作可以追溯到 2015 年致敬品牌创始家族的 Vans Van Doren 系列,标志性的夏威夷鲜艳元素和极具视觉张力的设计还原了原汁原味的南加州冲浪美学。除此之外,作为 Vans 长期的面料供应商,Hoffman 也是从安纳海姆工厂店时期开始,顾客常使用的定制面料。
美产究竟意味着什么?我想,五十多年前的工厂故事已经给了我们一些答案。很多时候文化精神并不需要一个确切的词来描述,它是一个时期发生过的故事,是一群人的青春回忆,是引领大众探寻生活其他面的助推力量。就像提供多样定制功能的安纳海姆工厂,凌空停留的 Tony Alva,和每个期望、正在,或已经 OFF THE WALL 的 Vans 爱好者。如果看到这里你还认为致敬经典就是复刻旧款,很有必要看看这本 Anaheim Factory Bible。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