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爱并不是这样一种情感:任何人,不论自身是否成熟,都能轻轻松松地投入其中。
如果不努力全面发扬个性,从而培养出创造型性格取向,尝试去爱,必然失败。我想证明,如果只爱一个人,却没有爱邻人的能力,没有真诚的谦卑、勇气、信任和自律,这样的爱无法令人心满意足。在缺少博爱、谦卑、勇气、信任、自律等品格的文化中,获得爱的能力是一项罕见的成就。每个人都不妨问问自己,究竟认识几个真有爱的人。
爱是艺术吗
世人觉得爱很重要,但几乎没人认为必须学会爱。
【资料图】
多数人认为:爱,首先是自己被爱,而不是爱人,不是培养爱的能力,而是如何实现被爱。
什么都不用学就能爱->成见:爱是个对象问题,不是能力问题,爱很简单,难的是找到爱的合适伙伴。目前的文化:市场压倒一切,世人以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上通行的方式处理人与人的爱恋关系。
把“爱上”这个初始经验与“相爱”这个永久状态混为一谈。
满怀热望开始,心灰意冷告终,这类爱的故事一再上演。我们不可能放弃爱,需要找出失败的原因,探索爱的真正意义。
像学习艺术一样学习爱,学习艺术的步骤:
掌握理论
掌握实践
我们必须把精通这门艺术放在心头首位,必须认定世上没有什么比这门艺术更重要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个体化程度,例子:婴儿。
爱的理论
爱是人生问题的答案
人的生命有自我意识,他能意识到,自己孤独无伴。一个人,若是不能以某种方式与他人融合,与身外的世界融合,就会癫狂发疯。
孤独引发恐惧:
孤独令人感到强烈的恐惧:孤独意味着隔离、无助,不能用自己的力量把握世界,把 握人与物。
孤独还令人感到羞愧,感到内疚:羞愧,是因为意识到自己与人隔离,尚未通过爱与 人重新融合。内疚与恐惧,也是因为意识到这一点。
因此,人最深层的需求是克服孤独,逃离孤独这座监狱。不论在哪个时代,在哪种文化中,人都需要解决一个永远相同的问题:如何克服孤独,如何实现融合,如何超越自己单独的生命,与他人融为一体。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个体化程度,例子:婴儿。
摆脱孤独的三种途径:极乐状态、从众与创造性活动
极乐状态
极乐方式例子:原始部落的许多仪式。催眠、药品、性、酗酒、集体狂欢。
极乐实现的融合三特点:
强烈甚至爆裂;
卷入人的全体,包括精神+肉体
很短暂,必须经常重复
从众
世人渴望融合,必须找到路径,找不到其他路径,或者找不到更好的路径,就只能通过服从大众实现融合。世人更多地是自愿与他人看齐,而不是被迫从众。
绝大多数人甚至对自己的从众之心浑然不觉。他们活在幻觉中,自以为随心所欲,特立独行→世人对个性的渴望
但消灭差异的倾向日益增强,与平等观念在最发达工业社会中的发展密切相关,也与世人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对平等的经验密切相关。
平等概念的意思发生了变化。世人今天说的平等,是机器人之间的平等,是丧失个性的人之间的平等。今天,平等的意思是“彼此相同”,而不是“共为一体”。现代社会把无个性的平等当成理想大肆宣扬,因为它需要彼此完全相同的原子化的人,以便他们在巨大的群体中平稳运转。
但通过从众实现融合不足以缓解对孤独的恐惧,精神上克服孤独不能让身体克服孤独→(酗酒、吸毒)
从众有助于缓和因为孤独而产生的恐惧,除此之外,还必须考虑现代生活的另一个要素,就是墨守成规的工作与娱乐发挥的作用。
创造性活动
不论是艺术创作,还是手工制作。有创造性的人通过各种创造活动与他的材料实现融合,创造者都通过他的创造活动与对象融合,人在创造过程中与世界融合。
不过,只有创造性工作才是这样,而所谓创造性工作,就是我计划,我创造,我看到工作结果。
通过创造性工作实现的融合不是人与人的融合;借助极乐实现的融合不能持久;通过从众实现的融合不是真正的融合。
因此,所有这些都只能部分地解决人生问题。人生问题唯一完满的答案是人与人的融合,是与他人合一,是爱。
一是成熟的人视为人生问题答案的爱,二是可以称为共生型融合的各种不成熟的爱。
共生型爱
共生型合一的生物学典型是怀孕的母亲与胎儿的关系。在灵命的共生型合一中,两人的身体相互独立,但是,二者心理层面具有共生型合一关系。
被动的共生型融合是臣服,用临床术语说,是受虐狂。为了摆脱无法忍耐的孤独感、隔绝感,受虐狂把自己变成另一个人不可分割的部分,听从其指示,服从其领导,接受其保护。
主动的共生型融合是统治他人,用心理学术语说是施虐狂。与受虐狂类似,施虐狂把他人变成自己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借此摆脱孤独,克服被囚禁的感觉。
成熟的爱
与共生型融合相反,成熟的爱是融合,但这融合以保持完整人格与个性为前提。爱是人的主动力量。爱的力量,把隔离人与他人的墙壁拆毁,让人与他人融合。爱使人克服孤立感、隔绝感,同时又允许他保持自我和完整人格。爱是矛盾,相爱的两个人既融为一体又各自独立。
爱是“活在爱中”,不是“倾心爱慕”。在最普遍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这样描述爱的主动性:爱首先是奉献,不是接受
奉献:奉献不是牺牲、被剥夺。
奉献才能体验到自己的强大、富有、李亮亮。奉献比接受更令人快乐。在物质领域,奉献意味着富有。富有不是多拥有,而是多奉献。贫穷令人感到屈辱,并不只是由于它直接令穷人受苦,也因为它让穷人无法享受奉献所带来的快乐。
最重要的奉献,不是奉献物质财富,而是奉献人特有的东西。一个人奉献他最珍惜的东西、他的生命,并不意味着牺牲生命,把活在他身上的某种东西奉献给另一个人:他的快了、理解、知识、悲哀、幽默。这样做丰富了另一个人,加强了另一个人的生命感,也提高了自己的生命感。
如果你想影响他人,那你就必须是对他人实际发挥着鼓舞和推动作用的人。如果你爱,但没引起对方的爱,也就是说,如果你爱了,但你的爱没有激发对方的爱,如果你没有通过一个生命表现把你从一个爱的人变成一个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
既然爱是奉献,那么爱的能力就取决于性格的发展程度。要具备爱的能力,前提是已经培养出占主导地位的创造型取向。具备这种取向:意味着已经客服了依赖、自恋的全能感、利用他人的愿望、囤积财富的愿望。
但是爱并不仅仅是奉献,爱的“主动”性格还表现在各种爱都永远包含下列基本要素:关照,负责,尊重,相知。
关照
爱意味着关照,最清楚的表现是母亲对孩子的爱。爱,就是主动关照所爱的生命,照顾其成长。没有主动关照,就没有爱。
负责
世人往往把责任感理解为义务,即从外面加给我们的东西。实际上,真正的责任感是完全自愿的;它是我对另一个人的需求的回应,不论这需求是表达出的,还是没有表达的。感到对某人“负责”就是有能力也有意愿“作出回应”。
尊重
责任感很容易蜕变成控制欲和占有欲。尊重既非畏惧,亦非仰慕:尊重是一种能力,是能如实看待他人,能感知他人的独特个性。尊重,意味着真诚关心他人的成长和发展。
相知
没有真正的相知,就不可能有尊重。没有相知引导,关照和负责是盲目的。没有关照,对人的了解是空洞的。知识有很多层次。作为爱的要素,相知不是表面了解,而是深入内心。要达到相知,我必须超越自身利益,设身处地看待他人。
相知与爱还有一个更根本的关系,人的基本需求是与他人融合,借此逃离自己孤独的牢房,与此相关人有一个特有的需求,就是想知道“人的秘密”。
获取秘密两个途径
不择手段的作法是用暴力完全掌控他人,强迫他完全按照我们的愿望行动、感觉、思想,从而把他变成我们拥有的一个物件。例如:儿童。
了解“秘密”的另一条途径是爱。爱是主动深入他人内心,从而通过融合满足自己了解他人的需求。
小结
关照、负责、尊重和相知密切相关。它们构成一个态度综合体,只有成熟的人才有这些态度。所谓成熟,就是已经创造性发展了自己的能力,就是只想拥有自己劳动的成果,就是抛弃了对全知全能的自恋梦想,就是获得了谦卑,这谦卑的基础是内在的强大,而内在的强大只能来自真正创造性的活动。
雌雄两极
到现在为止,我对爱的讨论只关注爱能克服人的孤独,能满足人对合一的渴望。但是,除了对合一的普遍的必然需求,还有一种特定的生物意义的对合一的需求,这就是对雌雄两极融合的渴望。
雌雄两极也是人与人关系中的创造力的基础。显而易见,在生物意义上,孩子的诞生以精子卵子结合为基础,在纯粹精神领域也是如此。
情欲的吸引并不仅仅表现在性吸引上。雄性与雌性不仅表现在性功能方面,也表现在性格上。我们可以这样下定义,雄性性格具有进取、领导、主动、自律、冒险等品质;与此相对,雌性性格具有创造型接受、保护、务实、坚忍和母性。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
出生后,婴儿与出生前几乎没什么两样。他不能分辨任何对象,意识不到自己,也意识不到世界在他之外。他仅能感到温暖和食物的刺激,然而他还不能把温暖和食物与它们的来源——即母亲——区分开。
随着发育,孩子逐渐获得如实感知事物的能力。所有这些经历凝结为一个经验:我被爱。我被爱,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因为我无助,因为我漂亮动人。我被爱,因为母亲需要我。概而言之,我被爱,因为我是我;更准确点,我被爱,因为我存在。这种被母亲爱的经验本质上是被动的。
八岁半至十岁这个年龄段之前的孩子,绝大多数只面对一个问题,就是被爱,就是因为是他们自己而被爱。到了八岁半至十岁这个年龄段,一个新要素出现了,儿童开始感到要用自己的行动产生爱。孩子会第一次想到,他能奉献给母亲(或父亲)某种东西,能创造某种东西。
他感到自己能够用爱产生爱,不再依赖因为被爱而接受爱,不再因为依赖被爱而必须幼小、无助、生病——或必须是“好孩子”。幼稚的爱遵循的原则是:“我爱,因为我被爱。”成熟的爱遵循的原则是:“我被爱,因为我爱。”不成熟的爱说:“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说:“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爱的能力经历一个发展过程,与这过程密切相关,爱的对象也经历一个发展过程:从母亲→父亲。
母爱:在本质上是无条件的。母亲爱她的新生婴儿,仅仅因为他是她的孩子,不是因为他符合什么先决条件,也不是因为他达到了什么期望。
父爱:儿童的最初几年与父亲几乎没什么关系,在这个时期,父亲对孩子的意义与母亲不可同日而语。不过,虽然父亲不代表自然界,但他体现了人生的另一极:思想的世界,人造事物的世界,法律秩序的世界,纪律的世界,旅行与冒险的世界。父亲是教导孩子的那个人,他给孩子指路,帮他进入这个世界。
最后,成熟的人达到一个境界,既是自己的母亲,也是自己的父亲。假如他只保持父亲的良知,那么他会严酷无情。假如他只保持母亲的良知,他就很容易丧失判断力,妨碍自身与他人的成长。
爱的对象
爱,并不首先是与某个具体人的紧密关系。爱是一种态度,一种性格取向,决定着一个人与全世界的关系,不仅仅是对一个爱的“对象”的态度。如果一个人仅仅爱另外一个人,而对其他所有人漠不关心,那么他的爱就不是爱,只是一种共生型依恋或者是一种扩大的唯我。
博爱
博爱是最基本的爱,是其他一切爱的基础。我所说的博爱,是指愿意对每个人负责,关照他们,尊重他们,与他们相知,愿意扶助他们生活。要体验人与人的同一性,必须从外表深入内核。
博爱是平等者之间的爱。不过,我们平等,并不是我们“等同”。
母爱
母爱是对孩子的生命与需求的无条件肯定。
对孩子生命的肯定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关照和负责,这两者对孩子的生存与发育绝对必要。另一个方面超出了单纯的生存。它是一种态度,这态度让孩子爱生命,让孩子感到活着好,当个男孩或女孩好,来到这个世界好。
与博爱和情爱不同,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不平等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需要一切帮助,另一方提供全部帮助。母爱的真正成就表现在她对成长中的孩子的爱,而不是她对幼小婴儿的爱。
不论本能因素有多大,存在三种种心理因素发挥作用:
一种因素是母爱的自恋成分,母亲仍然觉得婴儿是她自身的一部分,对婴儿的爱和迷恋就有可能是满足自恋。
第二种,追求权力或占有。孩子完全服从母亲的意志,让霸道和贪图占有的女性感到满足。
前两种不及第三种:对超越的需求。对超越的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其根源是这样一个事实:人有自我意识,不满足于自己作为被造物的角色,不能接受自己像杯子里的一粒骰子一样被抛到世上。人需要感到自己是创造者,
孩子必须成长脱离子宫和母乳,必须成为完全独立的人。母爱的本质在于关照孩子的成长,与情爱的根本却别在于情爱使两个本来分离的人合一;母爱使两个本来合一的人分离。
女性要成为真正慈爱的母亲,必须能爱,必须有能力爱她的丈夫,爱其他孩子,爱陌生人,爱所有的人。不具备这种能力的女性,在孩子年幼时能作温情的母亲,但她不是真正有爱的母亲,考验就在于她是否愿意忍受分离,能够在分离后继续爱。
情爱
情爱是渴求与另一个人完全结合,完全合一。正因如此,情爱是排他的,不是普遍的。也是由于这一点,情爱可能是最容易引发误解的爱。
首先,世人经常把情爱与“爱上”混为一谈。爱上具有爆发性,是经验到两个陌生人之间一直存在的阻隔突然垮塌。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因素被很多人视为克服隔离
情爱只在一种意义上排他,那就是我只能与一个人完整地、强烈地融合。情爱排斥对他人的爱,但只在一种意义上,那就是,情爱是两性融合,是与另一个人在所有生活领域完全结合。情爱并不排斥深层的博爱。
如果情爱是爱,它必须满足一个前提:我的爱发自我的生命本质,我体验到对方的人生本质。爱本质上应该是意志的行动,是承诺我的生命与另一个人的生命完全结合在一起。爱某一个人,并不仅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爱是一个决定,一个判断,一个诺言。假如爱只是一种感情,那么就没有基础承诺彼此永远相爱。感情会产生,也会消失。
考虑到上述论点,世人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爱纯粹是意志的行动,爱纯粹是承诺,因而,究竟是哪两个人相爱,无关紧要。不论婚姻是出于他人安排,还是出于个人选择,一旦缔结,意志的行动就会保障爱的持续。
两种观点都对。一个观点是,情爱是完全个人的彼此吸引,仅仅存在于两个特定的个人之间。另一个观点是,情爱无非是一种意志的行动。
也许这样说更合适:真理既非此,亦非彼。我们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下面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一个观点是,只要婚姻不成功,就可以轻易解除;另一个观点是,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许可解除婚姻。
自爱
世人普遍认为,爱他人是美德,爱自己是罪过。世人认为,对自己的爱有几分,对他人的爱就少几分,因而自爱等于唯我。
前提:不仅他人,我们自己也是我们的感情和态度的“对象”;我们对他人的态度与对我们自己的态度绝非互相矛盾,恰恰相反,二者根本上互相联结。
这个前提的涵义是:爱他人与爱我们自己绝非只能二者择一。恰恰相反,我们看到,能爱他人的,对自己的态度也是爱,无一例外。原则上,爱的“对象”与自我联结在一起,就此而言,爱是不可分的。
结论
我自己必须是我的爱的对象,恰如他人一样。对自己的生命、幸福、成长、自由的肯定,扎根于自己爱的能力,也就是说,扎根于关照、尊重、责任和相知中。如果一个人能创造性地爱,他也爱自己;如果他仅仅能爱他人,那他就根本没有爱的能力。
如果爱自己与爱他人原则上彼此联结,那我们怎样解释唯我?
唯我的人只对自己有兴趣,一切为自己打算,丝毫不乐于奉献,只乐于接受。他看外界,角度永远是他能从外界获得什么。对于他人需要什么,他没有兴趣。对他人的尊严和人格,他毫不尊重。他眼中只有自己,他评判一切人与物的唯一标准就是对他是否有用。他根本没有爱的能力。
爱及其在当代社会的瓦解
既然爱是成熟的创造型性格的一种能力,那么,生活在某种文化中的人有没有爱的能力,就取决于该文化对于普通人性格的影响。只要客观观察我们西方的生活,任何人都不可能怀疑,爱——博爱、母爱与情爱——是比较罕见的现象,取而代之的是几种伪爱,而伪爱实际上是爱的瓦解。
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是政治自由,二是由市场规制一切经济关系,从而也规制社会关系。
不论世人喜欢不喜欢,在资本领域,一如在劳工市场,主动权都从个人转移到了科层体系。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独立性,依赖庞大经济帝国的经理们。
资本集中的另一个后果是特定的工作组织方式:高度集中的企业,登峰造极的劳动分工,造就了这样的工作组织,组织中的每个人都丧失了自己的个性。
所以人的问题就是下面这样一个问题:现代资本主义需要的是这样的人:为数众多,平滑运转,消费欲不断增强,趣味标准化,容易左右,容易预期。现代资本主义需要的是这样的人:自以为自由独立,自认为不受制于任何权威,任何原则,或任何良知——然而愿意服从指挥,按他人的期待行事,平滑适应社会机器;听从引导,毋需使用暴力;听从领导,毋需领袖;接受激励,毋需目标——唯一的目标过得好,往上走,保持运转,向前进。
现代人异化了自己,异化了他人,异化了自然。他把自己变成了商品,把自己的生命力当成投资,用来在当下的市场条件下为自己赢得最大限度的利润。
每个人其实都彻底孤独,内心深感不安全,深感恐惧,深感不能克服孤独时产生的愧疚。我们的文明提供了许多麻醉品,令人自觉地意识不到他的孤独:
等级分明的、机械的严格工作常规帮助世人意识不到最深刻的人类需求,即对于超越与合一的需求。如果工作常规还不够,世人就用下列手法克服他们意识不到的绝望:常规的娱乐和不断购买新产品。像赫胥黎描绘的那样:”营养良好,衣冠楚楚,性欲满足,然而没有自我,与他人的接触永远停留在最肤浅的水平“。我们的性格取向,就是交易与获取,就是交换和消费。不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一切都是交换和消费的对象。
机器人没有爱的能力,他们只能把“个人的优点”打包交换,希望实现公平交易。关于具有这种异化结构的爱,特别是关于具有这种异化结构的婚姻,最重要的说法之一是“团队”。关于幸福婚姻的文章连篇累牍,描述的理想婚姻就是平稳合作的团队。按照这种描述,夫妇与彼此平稳合作的雇员几乎没有区别,都“适度独立”,愿意合作,宽宏包容,与此同时,既雄心勃勃,又勇于进取。终其一世,两人彼此陌生,从不心心相印,只是相敬如宾,相互扶助。
按照对爱和婚姻的这种理解,头等大事就是设法逃避无法容忍的孤独感。世人终于找到一个避风港,那就是爱,爱让他们不再孤独。两人结盟,共同对付世界,这种“成双的唯我”被误认为爱和亲密。
强调团队精神,重视彼此包容,如此等等,是个较新的进展,其先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人观念的转变。一战后,世人开始认为彼此性满足是令人满意的爱恋关系的基础,特别是幸福婚姻的基础。
但
爱并不产生于足够的性满足,相反,幸福的性生活——甚至关于所谓性技巧的知识——是爱的产物。从心理分析疗法获得的资料证明,认为了解正确性技巧会让人获得幸福性生活与爱,是个错误想法。不过,这个错误观念的基础是深受弗洛伊德理论影响的一个看法,弗洛伊德认为,爱本质上是性现象。
当时,世人认为,所有精神心灵现象的基础是生理现象。因此,弗洛伊德把爱、恨、野心与嫉妒解释为各式各样性冲动的结果。他没有认识到,基本的现实在于人类生存是个整体;基本的现实,首先是所有人共同处于人类处境,其次是由特定社会结构决定的生活实践。
在萨利文的心理分析体系中,我们看到,他与弗洛伊德相反,严格区分了性与爱。”亲密是两人之间的一种状态,它使二人能够肯定个人价值的所有要素。要肯定个人的价值,需要一种关系,我把这种关系叫做合作。我说的合作指的是,一个人明确调整其行为,目的是适应另一人表达的需求,从而追求越来越相同的满足,亦即越来越接近于彼此满足,从而保持越来越相似的安全运转“。
对比:弗洛伊德关于爱的看法,描述的是父权主义男性对19世纪资本主义的体验。同样,萨利文对爱的定义,描述的是20世纪异化的营销型性格的体验。他所说的爱,描述的是两个人“成双的唯我”,两人把共同利益融汇在一起,共同面对有敌意的异化世界。
爱在现代西方社会的以两种“正常”方式瓦解了,第一,爱变成了彼此性满足;第二,爱变成了“团队行动”,成了逃避孤独的避风港。这两种方式的爱都是病态的,是由社会条件决定的。病态的爱在个人身上有很多表现方式。
常见病态的爱
发生病态的爱,基本原因是“情侣”的一方或双方仍然依恋一个父母角色,成年后,他们把幼时对父亲或母亲的感情、期待和恐惧转移到心爱的人身上。这些人没有摆脱幼儿与他人的关系模式,成年后仍然在情感需求上追求这种模式的关系。
几种较常见的非理性的爱
拜偶像式的爱
如果一个人还没有创造性地发展他自身的能力,并从而形成完整的自我,建立自我意识,就容易把心爱的人“偶像化”。他自己的各种能力被外化,他把这些能力投射到心爱的人身上,把心爱的人当成具备一切爱、一切光明、一切祝福的完人膜拜。在这个过程中,他剥夺了自己,不再感到自己强大,不是在心爱的人身上找到自我,而是丧失自我。
伤感的爱
只能在想象中体会爱,无法在此时此地与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的关系中体验爱。这种爱最普遍的表现方式就是替代满足,也就是通过看爱情电影、读爱情故事、听爱情歌曲得到的满足。满足他们那得不到满足的对爱、对融合、对亲近的渴望。
伤感的爱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把爱与此时此刻剥离。因此,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一对夫妇追忆他们逝去的爱情,或者他们想象未来的爱,深受感动。
关注“心爱的”人的错误和不足,从而利用投射机制回避自己的问题。
投射1: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很像一些团体、国家和宗教。他们对别人身上微不足道的瑕疵看得格外分明,对自己的缺点却心安理得地视而不见——他们时刻忙于指责别人,改造别人。如果夫妇双方都这样做——事实上也经常如此——那么爱的关系就变成了相互投射的关系。
投射2:另一种投射是把自己的问题投射到孩子身上。这种投射首先是发生在对孩子的希望上。在这种情形下,对孩子抱什么希望,主要取决于把自己的生存问题投射到孩子的生存问题中。
常见的误解
两人之间的真实冲突,既不是为了掩饰,也不是为了投射,相反是发自两人共属的内心现实深处。这样的冲突没有破坏性。真实的冲突让伴侣澄清问题,它们产生的是心灵清洁,经过冲突,双方深化相知,更加强大。
只有当两个人从生命内核彼此沟通时,也就是都从生命内核体验自己时,才可能有爱。它意味着共同运动,共同成长,共同工作;和谐也好,冲突也罢,欢乐也好,悲哀也罢,相对于根本大事,都是次要的。而根本大事,就是两人从他们的生命本质体验自己,他们通过与自我合一而实现彼此合一。
爱的实践
自律、专注、耐心与高度重视
首先,学艺需要自律。无约无束,则一事无成。做事只凭“兴之所至”,可以培养怡人心性的爱好,但永远成不了艺术大师。
专注是掌握艺术的先决条件,这个道理几乎不证自明。缺乏专注还有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我们很难做到独处。安静坐好,不说不抽,不读不喝,多数人根本做不到。他们会紧张不安,非得做点什么。
第三个前提条件是耐心。只要尝试过掌握一门艺术,人人都懂得,若想有所成就,耐心必不可少。急于求成,永远学不到艺术。然而,现代人难得耐心,正如他们难以自律与专注。我们的全部工业体系都要求与耐心相反的东西:速度。
最后,学艺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高度重视。如果一门艺术对学徒无关紧要,那他永远也学不会。
怎样实践自律?我们实践的约束,不是来自外力强迫,而是我们自己意志的表现,我们因约束而感到愉快,逐渐习惯一个作法,直至最后舍不得放弃。对人身心有益的,也必定令人愉悦,尽管起初需要克服几个障碍。
要学会专注,关键是学会独处,不读不听,不抽不喝。能专注实际上就是能独处,先能独处,然后才能爱。
除了这些实践,我们应该学会专注于我们做的事,不论是听音乐,读书,谈话,还是欣赏风景。我们应该只对眼下做的事情有兴趣,我们必须对它全神贯注。
我们不仅要尽量避免琐碎无聊的闲谈,还应当尽量避开不良的社交圈子。我说的不良社交圈不仅仅指那些堕落的坏人,我们应该远离那些人,因为他们会毒化周围的气氛,让人感到压抑。我说的不良社交圈还包括那些内心已死的人,他们身体还活着,但灵魂已经死亡,他们的想法和言谈琐屑无聊,信口开河,而非言之有物,满嘴陈词滥调,脑子空空如也,没有自己的思想。
关注他人,首先意味着能倾听。多数人并不真的倾听,别人说话时如此,甚至给别人提建议时也如此。他们不拿别人的话当真,也不拿自己的回答当真。结果是,谈话让他们疲倦。
专心致志意味着生活在此时此刻。不言而喻,相爱的人最需要学习专注。相爱的人必须学会专注,不要一面彼此亲近,一面设法逃离。
若不获得对自己的敏感,就学不会专注。例子:母亲对婴儿。
我们对自己可以具备同样的敏感。例如,觉得累,感到压抑,不要消极忍受,不要让召之即来的忧思愁绪支撑这感觉,应该问问自己:“我这是怎么了?为什么如此压抑?”注意到自己愤怒气恼,发现自己做白日梦,或以其他方式逃避现实,也要这样自问。在这些情况下,重要的是追寻真正的原因,而不是千方百计把事情合理化,从而逃避问题。
到此为止,我讨论了实践任何艺术都必须做的事。现在我说明哪些品格对锻炼爱的能力具有特殊意义。
首要前提是克服自恋。有自恋倾向的人,只觉得自己内心的东西真实,对他来说,外界现象本身并不实在,他只会感觉到外界事物对他是有利还是有害。自恋的反面是客观;客观就是能够如实看待人与物,能把客观景象与出于愿望和恐惧的景象区分开。
理性是客观思考的能力。以理性为基础的态度是谦卑。只有谦卑下来,走出孩童时对全知全能的梦想,世人才能客观,才会运用理性。
就实践爱的艺术而言,从以上讨论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培养爱的能力,必须收敛自恋,深化谦卑,提高客观,加强理性。
必须努力分辨两个不同的东西,一是我制造的受自恋扭曲的关于一个人及其行为的印象,二是那个真实的、不以我的利益、需求和恐惧为转移而独立存在的人。一旦能够客观,能够理性,学习爱的艺术的路程就走了一半,但我们必须在面对我们接触的所有人时都具备这能力。
要克服自恋,要重生,要成长,信心必不可少。实践爱的艺术需要锻炼信心。
要弄清信心问题,首先必须区分理性的信和非理性的信。非理性的信(无论是信人还是信思想),基础是臣服非理性的权威。相反,理性的信是确信,根基是自己的思考或感觉。理性的信主要不是指相信某个事物,它具备我们自己的确信所特有的确定性和不可动摇性。信是一种支配全部人格的性格特征,而不是相信某个确定的事物。
树立信心需要有勇气。有勇气,意味着能冒险,愿意忍受痛苦和失望。若认为平安保险对人生最重要,就不可能有信心。躲进堡垒,靠远离他人和占有财富保平安,只会把自己变成囚徒。被爱与爱人都需要勇气,都需要敢于认为某些价值至关紧要,敢于跨出那惊险的一步,敢为这些价值冒牺牲一切的风险。
可以锻炼信心和勇气吗?实际上,我们每时每刻都可以锻炼信心。抚养孩子需要信心,入睡需要信心,开始工作也需要信心。我们每个人都习惯具备这种信心。如果没有这信心,就会过分担心孩子,就会失眠,就无法开展创造性工作。没有这信心,就会多疑,就不能与人打交道,就会患疑心病,就无法作长远打算。
锻炼信心和勇气,可以从日常生活小事开始。
有一个态度,对实践爱的艺术必不可少,这个态度就是保持主动。爱是一种主动。爱,就是时刻主动关心心爱的人,但不是仅限于关心心爱的人。如果懈怠,如果不时刻准备接纳、时刻清醒、时刻主动,就不能与心爱的人保持主动的关系。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
头条
- 进博会各展台上各种直播设备林立 直播成为越来越多外商的选择
- 在整体上保持了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继续实行配额免费分配
- 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虚拟现实产业正迈入以产品升级和融合应用为主线的战略窗口期
- 很多具体制度安排含金量高短期可见成效 有利于解决个体工商户“急难愁盼”问题
- 具有权威性和规范性 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规章数据库
- 巩固成果守底线为保民生防通胀 前三季度农业收成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实支撑
- 流动性优化定价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 科创板做市望迎来增量资金持续入场
- 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提升7.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陕西外贸结构明显优化
-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取得显著成效
- 增速较前8个月略降 我国进出口仍有信心克服国外市场压力安全承受能力不会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