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快时尚巨头H&M关掉了位于上海淮海中路的中国首店。2023年,新年刚过,另一家巨头ZARA,也迎来相同的命运。2023年1月2日,ZARA南京西路店结束运营后正式闭店。为何背景实力雄厚的公司在中国却出现了大规模的“寸步难行”状态。原委几何?
其实ZARA品牌在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将商品定位为中高端,标榜高大上风格。最初几年借着洋品牌的势头,风头不错,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大环境影响,人们的购物消费观不断变换,消费整体受到抑制。这些品牌在与国际一、二线大牌的短兵相接中,不论是在设计水平还是在资本实力上都相差悬殊,这种悬殊的差异也让终端品牌市场大幅承压。国货的崛起更是给这些洋品牌彻头彻尾的洗了“冷水澡”。为此,很多洋品牌都寻找了多条通路的形式进行自救,一是创新商业模式,二是调整品牌定位,三是完成差异化品牌战略,四是引入电商拉动业绩。但是这些在ZARA上并没有体现的多么明显。
01.产品定位不坚定
(相关资料图)
位于上海南京西路的ZARA形象店,是ZARA国内首家关闭店铺,不仅上海,其他地区的ZARA店铺每年也在不断关闭,这些都意味着ZARA在宣布退场。
回看这些年洋品牌在中国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很多洋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后,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定位不清,有定位年轻时尚的,有定位潮流休闲的,也有定位知性时尚的,定位比较随意,并没有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ZARA刚刚进入中国时,将主流消费人群定位在20-28岁人群,但是在发现市场不好之后,转头将主流消费人群定位在35岁以上,但是店铺的整体形象仍维持原状,这就与产品本身的定位存在较大程度的“脱节”现象。
其实在产品定位上,一定要取产品之精华,每个商品的设计理念不同,必然会导致市场上不同的购买力度,再加上服饰市场的买手团队变动等因素,出现销量波动是十分正常的事情。ZARA面对消费者购买力度的波动,选择冲动性调整市场人群定位,本身就是犯了运营中的大忌。
02.时尚趋势把握不清
从背景实力上来看,ZARA 在全球96 个国家拥有两千多个门店,是西班牙第一、世界第三大的时尚服装品牌,在全球拥有不错的业绩,连续19年营收稳定增长的服装行业大佬,却在中国市场翻车。
刚进入中国市场的ZARA之所以可以在短时间内打通市场,引领消费热潮,就是其完善的供应链系统,其可以通过自身的技术在15 天内完成设计、生产并将商品配送至全球各门店,快速打样生产的方式让中端服装逐渐平民化,用“唯快不破”的方式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眼球,但是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欧美人喜欢黑白搭配的简约范,但中国人的需求则是借助颜色的冲击感来进行细节服装的衬托,ZARA很显然没有看到国人对于服装的需求。因其快速生产的供应链方式,让其往往需要借助大牌的设计,在更改之后推出市场,一面需要面对高额的版权费,一面面临中国市场的不买账,ZARA必然处于腹背受敌的局面。
中国服装时尚的视觉是国外有些不同,面对着大量的伪原版高仿服饰,在初期的新鲜感结束之后,难免会出现视觉疲劳,使得ZARA的大部分店铺收益都处于亏空状态,再加上大规模的开店速度,常年牺牲单店收益来扩大运营范围的局面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或许也是造成ZARA闭店的原因之一。
ZARA虽然在不断关闭中国店铺,但是其毕竟是一家拥有57年历史的服装公司,中国市场的冲击不知会为ZARA造成怎样的局面,在未来,ZARA还能否继续“把时装普及到大众”的这种理念,我们拭目以待。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
-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
-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
- 成了资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
-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
-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
-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金九银十”要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