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时尚 > 正文
【环球时快讯】网友呼吁网络暴力立法第5天:网络暴力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2023-06-11 05:31:22 来源:哔哩哔哩

网络暴力,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散布或者制造虚假、恶意、侮辱、诽谤等信息,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造成名誉损害或者精神伤害的行为。

它的形式多样,有的是针对个人的辱骂、威胁、恐吓、诋毁、抹黑,有的是针对群体的歧视、挑衅、煽动、挑拨,有的是利用技术手段进行黑客攻击、盗取隐私、篡改数据等。其危害不容小觑,它不仅影响了个人的尊严和权益,也破坏了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安全,甚至危及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近年来,我国连续发生了多起因网络暴力而导致受害者死亡或者自杀的案例,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反思。例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湖南长沙一名女大学生因为在微博上发表了一些关于环保和动物保护的言论,遭到一些网友的恶意攻击和人肉搜索²。她被指责为“伪善”、“装逼”、“炒作”等,并被曝光了姓名、学校、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她不堪网络暴力的压力,选择了跳楼自杀。

北京一名男子因为在微信群中转发了一条涉及“天价鱼”的消息,被饭店老板认为是造谣者,并在网上发布了他的姓名、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³。随后,他遭到了大量陌生电话和短信的骚扰和威胁,甚至有人上门找他闹事。他因为受不了网络暴力的折磨,患上了抑郁症,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这些案例让我们看到了网络暴力的残酷和无情,也让我们意识到了网络暴力的防范和治理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网络暴力呢?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对策:

从个人层面,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网络素养和法律意识,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规范,不制造、不传播、不参与网络暴力,也不轻信、不转发、不跟风网络暴力。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隐私,避免给网络暴力留下可乘之机。如果遭遇了网络暴力,我们应该及时保存证据,寻求法律帮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从社会层面,我们应该加强对网络暴力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揭露和抵制网络暴力的错误言论和行为,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提供支持和帮助,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网络暴力的心理干预和心理辅导,帮助网络暴力的受害者走出心理阴影,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从国家层面,我们应该完善对网络暴力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明确界定网络暴力的构成要件和法律责任,加大对网络暴力的打击力度和惩罚力度,让网络暴力的施暴者付出应有的代价。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和管理,要求网络平台履行主体责任,及时删除、屏蔽、下架涉及网络暴力的内容,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取证。

总之,网络暴力是一种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破坏社会秩序、危害社会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和制止网络暴力,共同维护一个清朗、安全、有序的网络空间。

我们还要提醒各位网友,不要低估网络暴力的危险性,别认为只要断开网络或者不看评论就能摆脱网络暴力。

事实上,网络暴力拥有着高达10个等级,不同的等级,给受害者带来的伤害也是不同的,例如:

第1级:有人在评论区对你进行人身攻击或者恶意挑衅,侵犯了你的言论自由和尊严。

第2级:有些视频博主为了吸引眼球,故意把你的言论断章取义,或者编造事实,来对你进行诋毁或者嘲讽,损害了你的名誉和形象。

第3级:你开始收到一些陌生人的私信,里面充满了侮辱、威胁或者恐吓的内容,让你感到不安和恐惧。

第4级:你的个人信息被人肉搜索出来,包括你的真实姓名、住址、电话、工作单位等。你的手机被不停地被电话和短信打扰,侵犯了你的隐私权和通信自由。

第5级:你的照片被人恶意修改,制作成一些丑陋或者低俗的表情包,在网上广泛传播。你的形象和名誉被严重损害,甚至可能影响到你的社交和职业生涯。

第6级:你的工作单位因为你在网上的事情而受到影响,你可能面临被辞退或者停职的风险。你的经济来源和职业发展都受到威胁,甚至可能遭到同事和领导的歧视和排斥。

第7级:你的亲友、家人也开始遭受网络暴力的波及,可能会因为你而感到压力和困扰,甚至会与你产生矛盾和隔阂。

第8级:你开始收到一些恶心的快递,比如花圈、狗屎等,不仅让你感到恶心和害怕,还可能让你的邻居对你产生误解和歧视。

第9级:有人开始到你家门口扔石头、砸玻璃等,不仅给你造成财产损失,还可能危及到你和家人的安全。

第10级:你在各个平台上的账号都被大量举报,导致被封号或者冻结。 你的银行卡也被恶意输错密码而被锁定。 你失去了在网络上发声和交流的权利,也失去了使用金钱和服务的便利。

网络暴力不是一个遥远的问题,它可能随时影响到自己和身边人的问题。我们呼吁国家能够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暴力行为进行有效监管和惩治。

本倡议虽由“歪歌社团”发起,但这是一个公益活动,内容并不会纳入到歪歌社团的作品中,我们只是想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呼吁国家重视网络暴力,推动立法的进程,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序良俗。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