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时尚 > 正文
环球快消息!鸡你太美不是恶俗烂梗,蔡徐坤用塌房证明了,这3个才是!
2023-07-04 22:39:31 来源:哔哩哔哩

#头条创作挑战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鸡你太美》一度因为被大众媒体批评为俗梗时,当讽刺某个现象,却接受到大众媒体苛责为酸和嫉妒时,当孔乙己的传统长袍被讥为不肯放下架子时,我们与俗梗注定结缘,它不可避免地成为现代文化的一部分氛围。

也许,我们需要一个准则、一个定义、一个标准,以区分真正的恶俗俚梗,并避免无辜的梗与使用者因此受到伤害之误解。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热门梗背后的群众情绪内核,举例如蔡徐坤塌房中的“太美”一词,深入探讨其名不副实却充满嘲讽的政治博弈性质,以此为基础为梗的划分提供清晰可辨的准则,解答何为恶俗烂梗的问题。

在辨别恶俗烂梗之前,我们首先需了解梗的本质。

在过去,梗另一个称呼为民间歌谣。

它们都是群众表达情绪的语言工具,例如"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八字开,有钱无礼墨进来"等。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歌谣演变成了更通俗、简洁、深入人心的梗。

过去,歌谣总结了当时发生的刺痛民心或令人震撼的事件。

如今,梗同样是对引起公众关注的互联网热点现象的概括性总结。

它们紧密相关于热点事件所展现的核心形象特点以及群众情绪。

比如我太难了,就是2019年G哥一个火爆视频的话,用视频里他忧郁的说我太难了,老铁,最近我压力很大。

这种表达正好适用于广大年轻人,比如在王琳凯的演唱会上他亲自呼喊出的那句魔性口号——泰酷辣。

他试图通过这种特立独行的态度掩盖自己的无知、缺乏素质和实力,而大众群体则直接借用这句话来嘲讽他的傲慢。

这种热点事件会迅速产生传播,并往往带有纯粹的娱乐和幽默,或者带有讽刺意味。

也正是因为梗,通常的娱乐搞笑与讽刺意味,而热点事件呈现的核心情绪却可能更加复杂多样。

可能是悲伤、难过、恐怖,也可能是搞笑、讽刺、愤怒,这就意味着有部分热点事件是不适合被概括成梗传播的。梗应当是有其使用范围和限制的。

你可以对自身的悲哀处境自嘲,比如小镇做题加孔乙己长衫,但你总不能把别人的悲痛事件用带有娱乐和嘲讽的梗概括传播吧?但这种梗就是这么出现了。

这就是我所定义的恶俗烂梗、悲剧梗化。一群无下限之人滥用梗工具,将他人的悲剧化作自己调笑的对象,别人痛不欲生,他们毫不同情不说,他要上去狠踩两脚,用梗取笑一番。

而且这种恶俗烂梗具有极强的社会破坏性,必须要立场鲜明的抵制。

最典型的就是2020年出现的三大烂梗

跨粪池警告、绞肉机警告、两吨水警告

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这一年七月初,一位杭州女子诡异消失,而后死者的人体组织在小区化粪池找到,之后被杭州警方证实为女子其丈夫杀害,并与杀害后将其分尸。

害怕与震惊是我和绝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同时还带有对该女士被同窗共枕丈夫杀害的悲伤与同情。然而,这场案件竟然被。

扩成梗以另类方式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化粪池警告,不听话的时候就两段水解决一切问题,假如机警告,这些梗开始频繁出现在各种涉及夫妻问题的场合,并且因为梗的简约概括凝面本就就有极强传播性,这种悲剧梗化开始急速传播。

当时肉眼可见的在多个视频评论区内,只要一出现划分式警告一类的梗就是高赞,并且紧跟着的是一大群人接梗并连传类似的话语开始出现互联网的信息检方开始作祟。

一群毫无同情心的人被集合到一起,最开始以两个人的冷漠发言获得高赞,让这种发言得到变相肯定。

于是越来越多人开始效仿从众,开始了一场冷漠又让人恶寒的狂欢。

于是我们看到两吨水变成了成熟男人展示自己魅力的标志,两吨水成了威胁老婆并引以为豪的手段,这位女士的悲剧变成了绞肉机商家的营销手段旋风塑搅两吨水,警告男人们的最爱专制各种不服,甚至在淘宝的商品介绍里着急搜索量出现断层提升。

有人问出蓝女士丈夫用的是不是同款的变态问题,竟然还有人配合回答,觉得离谱的可以把问号打在公屏上,一些烂梗利用其传播快、娱乐化的特点,消解悲剧受害者,对受害者及其家人造成二次伤害的同时,还在消解更多普通人的同理心。

所以在当时我就写了文章痛批这种现象,拒绝悲剧梗化,呼吁大家重拾理性共情,警惕悲剧梗化向下渗透,残害我们下一代。

这种悲剧梗或的恶俗烂梗传播现象,在现在我们都依旧要高度警惕,但在警惕的同时,我们同样也要避免恶俗烂梗这一定义被滥用。

在上面我就分析过了,恶俗烂梗就是在不适一带娱乐化或讽刺性的梗出现的热点事件中,硬要用梗调笑,将悲剧梗化。

充满恶意的梗

这些梗诞生之初就带有深深的恶念,但除去这种其余的梗现象,我们都不能草率的使用恶俗乱梗下定义,这并不意味着其他梗就全然无错,但我们至少应该知道,这些非悲剧梗化的梗诞生之初并非出自恶意。

他们是对那种群众共同情绪的加密表达。

毕竟许多现实状况我们敢怒不敢言,背后真相难以质问与说出,就只能以戏谑的方式出现。

这是在原已经毒死后,群众共同开辟的一条小径。

我们当然知道梗不够直截了当,但是那些直截了当的话或许根本说不出来,所以有了梗。

而他们之后,如果让你反感,多半不是因为他本质是个恶俗烂梗,而是有人在将梗滥用,不顾特定的使用环境,把梗无差别、无下限的滥用在所有无官氛围中去,甚至利用梗作恶。

之前我就提到有些学生会使用鸡你太美等梗进行校园霸凌,也有学生表示只是因为自己的名字里由于机类似的发音,就变成了被霸凌对象被霸凌到抑郁退学。

这就是梗,不受控制的疯狂泛化带来了负面危害,其诞生之初的核心一直被抛制,变成了空有壳子的大棒,变成了欺凌的手段。

但同样我们需要看到,这不是梗的错,而是使用者的错,是一群烂人偶然找到了一个适合霸凌的工具,就无下限使用。没有这个梗,他们同样会寻找别的工具霸凌。

我们当然要呼吁梗的合理使用,不要滥用,但真正需要去凝视、改变与教育的人,是这群烂人。

背后更是家长缺失、教育缺失、社会缺失,是教育跟不上互联网变化进程。这不是说耿完全无辜,只是说我们必须要分清主次矛盾。

总结

如果把梗当做万恶之源,那就必然无法解决真正的问题,不加理解与分析的乱扣帽子反而会招致反扑,某日报掉粉四千万就是铁证。

所以,我对非悲剧梗化性恶俗烂梗制定了又一个评判标准。

如果一个梗带有丰富机理,其内涵复杂,难以下定论时,他就不该仅仅成为批判对象,他首先应该作为每个人关切并挖掘的对象,其次才是一定程度的纠偏与劝导。

这些话是在对大家说,让大家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恶俗乱梗,什么才是我们需要去理解、挖掘、在进行纠偏的梗,但更重要的是,对所有大媒体说,个人当然有权喜欢或厌恶一个梗,不想听我这些啰嗦,只想用个人号无判断恶俗与否,那也没关系,我也管不着,大家开心就好。

但本该就有影响引导群众建设称为基础共识能力的大媒体,理应对各种现象有自己清楚的标准认知,而不只是凭个人好恶张口就来,拿一个恶俗烂梗的大帽子就乱扣。

(全文完)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