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25年前的今天是本人第一次踏入埃及这块神秘土地的那一天。回想当年的旅程,可以说“万里征程”,也由此改变了本人的一生。
1998年的8月26日,一大早五六点钟离开青岛,飞往北京,然后短暂停留转乘飞往泰国首都曼谷的飞机,6个多小时的飞行到曼谷已经是天黑时分。接下来是飞往迪拜,再转往埃及首都开罗。一圈折腾下来,尽管是详细飞行,跨过7个时区,飞机在开罗国际机场(Cairo International Airport)降落的时候,已经是27日了。在机场附近的蒙文匹克(Movenpick Helioplis)酒店一白天的休整倒时差,在乘坐夜里的飞机去往目的地-西奈半岛的海滨旅游胜地沙姆沙伊赫(Sharm el Sheikh)。整个旅行差不多要两天了,现在国内有几条直飞开罗的航班,旅行要方便得多了。
(资料图片)
为了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埃及极具代表性的国家美食《库莎丽》(Kushari)
库莎丽 (Kushari)古希腊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公元前333年开始的东征,开辟了东西方贸易的通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而之后公元七世纪当阿拉伯人通过北非通道将稻谷种植技术带往伊比利亚半岛时,大米就已经成为埃及人的盘中餐,在经过大航海之后番茄由西班牙人带回到地中海地区,加上意大利面(Pasta)的引入等一系列的“组装拼接”,最终创造出了埃及家喻户晓的“国家美食”--库莎丽(Kushari)。
单从这一道美食,就能看出埃及美食文化的多元性。在与其他阿拉伯国家和欧洲国家的文明交融过程中,埃及文明不断吸收新的元素,对当地美食产生较大影响的包括法国、意大利、土耳其、摩洛哥等地中海沿岸国家以及印度等来自遥远亚洲国家的美食。
“库莎丽”(Kushari),一款类似北京烤鸭之于中餐的埃及美食代表,将大米、鸡心豆(Chickpea-也叫鹰嘴豆)、蓝提豆(Lentil-也被称作小扁豆)和不同形状的意面(以Macaroni和Spaghetti最常见)混合在一起,拌上埃及风味的番茄沙司(Tomato Sauce),加上酥炸洋葱、辣椒酱和特色的蒜味醋汁的“点睛之笔”,一款完美组合的饭食让任何第一次品尝它的人都会爱上它。
早年间,“库莎丽”(Kushari)一般会在街头的手推车上售卖,如今这道菜已进入埃及的各大餐厅及五星级酒店。遥想当年,为了吃到“正宗”的“库莎丽”(Kushari),穿梭在开罗的小巷里,恐怕连开罗本地人都很难找到的一家专卖“库莎丽”(Kushari)的“苍蝇馆子”,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大快朵颐,吃得津津有味,引来所有的当地人注目。
埃及不同地区的“库莎丽”(Kushari)在食材选择上会稍有不同。如在开罗,库莎丽的主要食材包括米饭、通心粉、棕色蓝提豆(Brown Lentil)、鸡心豆等,通常这些材料都是分开烹调的,吃时再拌到一起。根据个人喜好,可加入番茄酱、大蒜醋汁、炸洋葱、辣椒酱进行调味,店家通常自己烹饪调制配料,绝对不会使用超市卖的现成酱料。而在亚历山大,则将棕色蓝提豆(Brown Lentil)换成了黄色蓝提豆(Yellow Lentil),米饭中还加入了咖喱和小茴香(孜然-Cumin)调味,这让“库莎丽”(Kushari)的整体色泽更加鲜艳和谐。除此之外,亚历山大的库莎丽还会加入埃及蛋卷,并用腌制的番茄代替番茄酱,口感更有层次。
酥炸洋葱、番茄酱和酸味醋汁是“库莎丽”(Kushari)的灵魂食材。酥炸洋葱的主要作用是提香,而番茄酱和酸味醋汁的作用则是化解炸洋葱的油腻。同时,番茄酱和酸味醋汁能让每一口饭、每一粒豆、每一根通心粉都浸染着酸香糯滑的特殊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关于“库莎丽”(Kushari)的由来,没有文献予以记载这样一款市井美食,根据其所用食材可以看出,它肯定不是从法老时期继承下来的。有人认为是从印度人的“别雅尼”米饭(Biryani)和“K迪”米豆粥(Khichdi)得到的灵感而创作的。早在一百多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1914~1918年),作为殖民地军队的印度士兵跟随宗主国英国部队来到埃及,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家乡食物印度的“别雅尼”米饭(Biryani)和“K迪”米豆粥(Khichdi),用印度人离不开的食材大米和蓝提豆(Lentil)以及咖喱酱汁制作的主食,成为“库莎丽”(Kushari)的雏形。
后来,埃及人又将本身在中东地区就经常食用的“豪慕斯”(Hummus)-鸡心豆(Chickpea),意大利的通心粉(Macaroni)、细面(Spaghetti)和番茄酱等加入这道主食中,在融合了印度和意大利的烹饪元素后,埃及人在此基础上又用其数千年传承的智慧融入了具有埃及特色的炸洋葱、孜然、辣椒酱以及大蒜醋汁等风味物质,成就了这道“埃及国家美食”-库莎丽(Kushari)。有机会去到埃及,“库莎丽”(Kushari)绝对是一道不可错过的美食。
“库莎丽” KUSHARI
Mixture of Rice, Pasta, Lentils & Chickpeas with Tomato Sauce
1. 材料:(4人份量)
Ø 大米 100克
Ø 马卡罗尼通心粉 50克
Ø 意大利细面 50克
Ø 蓝提豆 50克
Ø 鸡心豆 50克
Ø 圆葱 1个
Ø 番茄沙司 160毫升
Ø 塔巴斯科沙司(Tabasco) 20毫升
Ø 大蒜醋汁 40毫升
Ø 植物油 500毫升(实耗25毫升)
2. 做法:
Ø 大米洗净,作成白米饭;
Ø 马卡罗尼通心粉(Macaroni)和意大利细面(Spaghetti)用盐开水煮熟,过凉待用;
Ø 蓝提豆和鸡心豆分别煮熟;
Ø 圆葱切丝,用油炸干、炸香,控干油份;
Ø 将做熟的各种面饭,混合装入盘内,根据喜好浇上番茄沙司,根据喜好再浇上塔巴斯科沙司(Tabasco)和蒜醋沙司。
Ø 将炸香的圆葱丝撒在饭上;
Ø 大蒜醋汁是用蒜茸加入白醋、盐和少许植物油调和而成;
注:煮意面的时,一定要注意火候,即所煮的意面要有咬头(Al dente);塔巴斯科沙司(Tabasco)中文常译作“辣椒仔”。
注:本人著有下列书稿,全部为原创作品,现考虑出让部分版权寻求感兴趣的投资人共同出版,利润分成,合作共赢。
关键词: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