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吕六七 编辑 | 范志辉
4月8日,摩登天空搞了一场线上直播,带领数万人重温了2007年的第一届摩登天空音乐节。
那一年,摩登天空音乐节初出茅庐,而迷笛音乐节则风头正劲。如今15年过去,两家音乐节领域的先行者似乎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除了每年的固定节目迷笛音乐节和中国摇滚迷笛奖,迷笛很少在公众面前露面,低调多年。相比之下,摩登天空却频频搞事,从前两年跟现象级综艺《乐队的夏天》深度合作,到去年版权重回网易云音乐,再到今年推出虚拟艺人,一直话题不断。
一边是似乎越来越佛系的迷笛,十年如一日地做音乐节、做学校,与世无争;另一边是四处搞事,啥都想尝试的摩登天空,现在的目标是进军元宇宙。
接下来,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迷笛和摩登那些年的爱恨情仇。
“北迷笛,南摩登”
时间回到29年前,迷笛校长张帆当时还是个无所事事的待业青年,毕业后做了两年海外影视引进工作,觉得没劲就辞了职。那时候,北京有一个迷笛演艺器材高技术中心,经营一些音乐设备,张帆成天就混在店里蹭设备玩,很快就和公司的人混熟了。
技术中心卖设备的时候,还得给顾客做培训,眼看学生越来越多,干脆就开培训班,让正在赋闲又颇有热情的张帆来当校长。于是在1993年,北京迷笛音乐学校就这样成立了,成为经北京市海淀区教委批准注册的中国第一所现代音乐学校。
1994年的迷笛音乐学校开学典礼
如今回头来看,张帆的经历颇有些摇滚青年的理想主义色彩。而迷笛音乐学校,也为中国无数的摇滚青年提供了乐土,当时的学员包括痛仰乐队的高虎、木马乐队的谢强、夜叉乐队的胡松等。
2000年5月1日至2日,张帆用5万元在学校礼堂办了个校内汇报演出,而这场演出正是后来备受中国摇滚乐迷推崇的第一届“迷笛音乐节”,也是广义上被大家认可的中国第一场音乐节。
2000年第一届迷笛音乐节上,舌头乐队正在演出
早期的迷笛音乐节带有强烈的乌托邦色彩。所有的乐队一律义务演出,观众一律免票,自由出入,每天的演出从下午一直持续到凌晨,张帆则会在现场给大家发免费的啤酒和烤串。
2004年,迷笛音乐节从迷笛校园走进北京国际雕塑公园才首次收费,但也只是象征性地收取10元门票(付的是公园门票和场地水电费,演出依然免费),直到2007年才实现盈利。这些特质让乐迷们很自然地把迷笛音乐节看作中国的“伍德斯托克”,也奠定了迷笛的乐迷基础、品牌特质,以及行业地位。
之后的几年,迷笛音乐节的规模越来越大,2005年时就已经突破3万人,已然成为中国最大的露天摇滚盛事,迷笛也成了与中国摇滚乐、与音乐节深度绑定的标签。
早年迷笛音乐节的主题,来源:迷笛官方公众号
到了2007年,行业开始有了一些变化。当时已经成立10年的音乐公司摩登天空,因为互联网对传统唱片业的冲击,不再满足于签乐队、发唱片,也准备进军音乐节市场,开拓新的业务。
和张帆的理想主义不同,沈黎晖一开始就表现出了商业头脑。在成立摩登天空之前,他甚至还开了几年印刷厂,积累经验,筹措资金,而他对市场的敏锐也体现在了对音乐节的运作上。
2007年,第一届摩登天空音乐节于10月份在北京海淀公园举办,而张帆作为行业前辈,还担任了本届音乐节的执行顾问。
2007年第一届摩登天空音乐节海报
起初的几年,迷笛音乐节和摩登天空音乐节更多的是互补的关系,档期岔开,风格不同,行业向好,共同赚钱。然而2009年,市场格局又变了。
这一年,迷笛移师镇江,尝试跨区域连锁模式。也是在这一年,摩登天空创办草莓音乐节,开始冲击原本专属迷笛的五一假期。不仅如此,市场环境也在变化,之前几年,每年音乐节的总场次大约是十几二十几场,到了2009年就达到了44场,2010年迅速增长到92场,之后也持续保持着迅猛增长的趋势,音乐节市场呈现井喷态势,整个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2010年的镇江长江迷笛音乐节,因为SOULFLY等四支国外大牌金属乐队的加盟,反响非常好,被《纽约时报》评为中国最好的音乐现场。2011年,准备趁热打铁的迷笛,却接到通知,原本的长江迷笛音乐节被改为摩登天空举办的长江草莓音乐节。
这一事件,让原本暗流涌动的迷笛与摩登天空之争,摆到了明面上。同时,镇江市政府的这一操作,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市场的选择,迷笛虽然愤慨,但也难以阻挡市场的流动。
迷笛曾针对“镇江长江迷笛音乐节”事件举行媒体见面会
之后,迷笛和摩登势均力敌地较劲了几年,去迷笛的被去草莓的说像邪教,去草莓的被去迷笛的喷小清新赶庙会。而这样的互相“攻击”,也在一定程度反映了迷笛对摇滚市场的坚持,以及摩登对行业趋势的捕捉。在迷笛还在坚持不懈地死磕音乐培训和音乐节的时候,摩登天空已经开始布局新的细分市场了。
2011年,摩登天空完成1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开始更多资本化的尝试,加速发力独立音乐市场。2015年,迷笛一手培养出来的痛仰乐队,转头加入了摩登,引起一片哗然;而就在前一年的愚人节,痛仰还在用这个梗来开玩笑,大家还觉得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来源:2014年的迷笛早报
再后来,摩登天空开始拓展业务版图,陆续尝试音乐制作、版权、艺人经纪、场地运营、演出和音乐节、线上直播和票务、媒体运营等业务。尽管也有不少争议的声音,但确实实打实地推动了独立音乐人走向大众,推动了行业发展进程。
“佛系迷笛,搞事摩登”
从地下一路死磕至今,如今的迷笛和摩登天空其实也代表了中国独立音乐在时代下的不同选择。
迷笛音乐节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这么多年来,迷笛依然稳稳地维持着自己的节奏,每年举办的场次维持在两至三场以内,而且在音乐节方面从未接受过外部投资,从商业角度来看,这显然是一种不够划算的选择。
目前,迷笛音乐节的收入主要是门票、商业合作和周边衍生品,这三部分的比例大致在6:3:1。而这几年受到疫情的影响,收入大幅度削减,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近几年的音乐节基本保本,略有盈利。
在这种情况下,迷笛甚至不得不调低薪水来保证公司维系。但张帆依然坚持:“线上教育与考级培训接受融资与扩张,但音乐节除外,继续以其他业务收入来支持运作。”
近几年的迷笛音乐节每年场次均在5场以内
但就是这样不怎么赚钱的操作,也最大限度保证了迷笛对音乐节的控制,保持了当初举办音乐节的初心。时至今日,“去迷笛”还被不少乐迷称呼为“回迷笛”。
而在音乐节之外的业务上,迷笛也在努力尝试更多的商业化。2018年,迷笛传媒宣布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宋城演艺,将主要在迷笛校园计划、艺人经纪业务及音乐类网生内容等业务发力,这是迷笛近30年发展史里接受的为数不多的一笔融资。
成都、北京两地的迷笛音乐学校依然在持续招生中,还开拓了考级、认证等音乐培训相关的衍生业务。作为老牌业务,音乐培训是迷笛最为稳定的收益来源,也是支撑音乐节业务发展的一大主力。
迷笛的培训和认证业务
此外,迷笛还在深圳、成都、山东设置了迷笛中心,开展线下演出、教学活动、展览等业务。
总体而言,迷笛更多处于一个“圈地自萌”的状态,始终围绕摇滚乐的核心来深耕,不断强化自己的核心业务与品牌。
对比来看,摩登天空的发展则开放与多元化了许多:开发“正在现场”App,连通售票、直播、社交功能;投资英国音响品牌Orange,涉足电子消费行业;开创创意视觉设计厂牌MVM,涉足视觉设计市场;联合北汽推出新品牌IP,进军汽车行业;推出设计酒店(Modern Sky House)项目,杀入行业红海;开创Modern Sky Sports运动厂牌,进军潮流运动市场……
在1月19日举办的2022年度发布会上,摩登天空宣布将在升级传统业务的同时,加速布局虚拟形态业务,包括但不限于虚拟偶像、AR、数字藏品等,向“音乐元宇宙”狂奔。
摩登天空的虚拟草莓音乐节概念
很明显,这些业务,有很多已经突破了音乐公司的界限,但其实核心依然围绕着音乐在展开:成立MVM是因为音乐和视觉存在强关联;酒店选址会与摩登音乐节的举办地联动,空间也会进行二次利用;运动厂牌也与演出服装、时尚潮牌等密切相关。
如此“狂飙突进”式的跨界业务拓展,让我们很难再用单纯的音乐公司去定义摩登天空。在许多青年文化潮流生活方式领域中,似乎都能找到摩登天空的影子。这体验了摩登天空对品类扩张的野心,也反映了对主要依靠音乐节的单一收益模式的不安。
当然,这些也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据公开资料显示,摩登天空的融资已达F轮,投资方包括复娱文化、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君联资本等等。
来源:IT桔子
2008年,摩登天空的利润约在100万元左右。2019年,沈黎晖透露:“摩登天空的音乐版权业务,营收占比与艺人经纪业务类似,现场音乐占比最高,盘子在5亿元左右。”可想而知,这十余年间,摩登天空的营收数据增长了多少倍。
在摩登天空大量业务的包围之下,迷笛似乎显得更加佛系了。
两种道路,孰优孰劣?
尽管发展道路不同,但故事还远没有结束。
商业上来说,当前的摩登毫无疑问走在前列,但同时也遭受了很多质疑。
对能否保持音乐纯粹性的质疑,对“过度”逐利的质疑,对业务分散化的质疑,对“粉圈”式运作的质疑……这几年其实从来没离开过摩登天空。然而,无论如何质疑,无法否认的是商业上的成功代表了市场需求,而如何平衡商业化与不断的质疑,或许需要摩登天空用时间来说话。
对于迷笛来说,如今死忠粉依然为数不少,对专一领域的持续深耕,独一无二的品牌属性及影响力,更像是“爱惜羽毛”的操作。同时,迷笛也在做一些新的发力点,比如经营抖音号、开拓文创市场等。深耕之下,也或许会有另一片土壤,迎来新的转机,现在这两条路孰优孰劣,还为时过早。
迷笛抖音的评论区
然而,时代从来不会为谁停下,生存的问题时刻在紧迫追随着。疫情之下,新一代乐迷甚至可能感受音乐现场氛围的机会都很少,仅靠曾经的情怀,如何去抓住新的市场?这也许是迷笛需要在三十而立之时需要想明白的事情。
正如沈黎晖说,“什么样的人办什么样的音乐节,气质会很像这个人。”其实,公司运营又何尝不是如此,沈黎晖的商业嗅觉和张帆的理想主义,也成了摩登和迷笛的底色,进而决定了之后的业务方向和发展路径。
但无论是迷笛还是摩登,需要时代造就,也需要契机把握,需要迎合市场,也需要放归需求。瞬息万变的音乐市场,谁又能料到下一个风口落在谁的肩头?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